top of page

薦骨摔傷, 還是尾骨摔傷?

  • Patrick Lin, D.C.
  • 2018年1月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這是最近的case. A學員三個月前屁股摔跌倒在地上, 兩個月後開始感覺到腰不舒服. 去醫院做了檢查, 也嘗試了西醫和中醫的治療, 沒有明顯進展. 中間過程, 開始產生骨盆底部麻刺感, 頻尿現象, 咳嗽時易漏尿, 和排便習慣的變化. 走樓梯時, 尾骨前方也會明顯不舒服. 經過四次課程後, 疼痛感明顯獲得控制. 麻刺感下降, 膀胱也可以維持住較多的容積. 目前還在觀察排便狀況, 也希望這個經驗可以分享給仍在找尋幫忙的人一點方向.

很多人認為摔到屁股, 容易造成尾骨偏位. 而去照x-ray時, 因為解釋時間不足和學員背景知識不夠, 常常造成錯誤資訊的傳遞, 治療效果的無法維持. 首先, 薦骨和尾骨是兩個不同的骨頭, 薦骨俗稱叫做仙骨, 由五個骨頭癒合而成; 尾骨, 顧名思義是以前尾巴慢慢演變而成的小骨頭, 由四個骨頭癒合而成.

通常尾骨容易發生錯位和骨折. 造成坐姿不舒服, 甚至影響到生殖, 泌尿, 排泄功能. 女生比較會遇到的是生產時可能會因為尾骨的位置而影響到產程的遲滯, 胎兒無法下降, 必須人為去改變尾骨位置. 尾骨的矯正有分從內和從外的方式. 筆者之前在西雅圖以脊骨神經醫師身分執業時, 華盛頓州是嚴格禁止我們進行侵入式方式矯正, 例如內診式的矯正. 所以我們必須由X光片, 觸診, 脊骨神經檢測, 去了解尾骨偏位的程度和方向. 可以的話做脊骨神經矯正, 有風險的話做症狀控制的訓練. 通常在兩個到三個月的課程中可獲得相當程度的改善.

而薦骨的部分, 因為前側有交感神經鍊的部分及本身是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一大供給, 當偏位或發炎時容易影響到很多骨盆器官的功能. 學員A當初跌撞也是撞到薦骨的部分, 觸診時發現有S2, S3, S4的警訊出現. 三次課程後, S3, S4的警訊已明顯下降, 而這兩個跟骨盆底部的麻刺感和骨盆底肌的控制非常有關, 所以走樓梯的疼痛感也明顯下降. 第四次課程後, 我們重點已經放在S2的部分, 而這個跟膀胱及括約肌的控制非常有關. 所以除了矯正S2外, 我們也針對膀胱附近的筋膜和本身的平滑肌做處理, 原本體積較小的膀胱也因此慢慢改善. 咳嗽漏尿(尿道內括約肌) 的次數也下降. 學員已經感受到生活的品質在慢慢提升了.

筆者之前從脊骨神經醫學院畢業後, 有幸在台灣與學長姐們一起參加了visceral biomechanics的研討會, 針對不同內臟做筋膜處理. 其中的學問非常多, 跟傳統只有矯正脊椎和身體訓練很不同. 而後續我們遇到很多case時, 看的角度也都一直在切換, 目標是希望可以更全面的看到問題輪廓, 逐一將問題縮小. 吃藥, 打針, 手術, 必須要在了解並嘗試身體自癒能力的極限後再考慮, 而身體自癒能力的極限在哪呢? 其實我們並不清楚.

另外, 薦骨及尾骨受傷時, 請務必找脊骨神經醫學博士做檢測評估過後, 再做治療或課程. 現今很多的坊間術士甚至連自律神經系統的位置和機制都不清楚, 貿然去被硬推, 硬橋, 可能會導致多餘的受傷. 而薦骨和尾骨, 是最好不要輕易地產生問題, 因為可是有關我們下半輩子的生活品質喔!


 
 
 

Comments


最新動態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Classic
活動列表

© Copyright IFlow Chiropractic Center.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