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品質在日常生活上的重要性
運動, 真的是為了健康嗎? 現在健身房越來越多, 馬拉松, 三鐵賽事越來越多, 感覺運動好像是一股潮流. 而身為脊骨神經醫學和舞蹈醫學結合的愛豐, 對這些現況也都感到很滿意, 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把"動"放在自己的生活中, 成為了一種習慣. 要活就要動, 要動就要動的對. 那動的對代表的意義是甚麼呢?
以前筆者在大學時曾經加入台大國際標準舞社, 看到的是因為學長在舞台上身體展現出的力道和美感, 才讓自己有想去跳舞的念頭. 當然自己在進入大學前曾經學了兩個月的踢踏舞也是一個原因. 加入國標社後, 選擇了拉丁舞科, 基礎從rumba, chacha開始. 一開始從如何維持身體的挺直, 同時學習如何把骨盆做出八字的活動, 到身體的框架, 手臂的擺位, 到後面為了表演, 開始學習如何跳, 身體如何動才可以在舞台上展現出力道. 審美觀也在一次一次的練習, 一次一次的看國外選手影片中成長. 一開始的身體真的很像是殘障在做動作. 看著鏡子做感覺很帥, 但是一旦被朋友從側面錄影拍照後才發現頭都低低的, 身體也都沒有展現出力道. 慢慢著, 隨著寒訓, 暑訓, 筆者慢慢地學習如何讓身體跟著音樂去舞動, 也才慢慢體悟到其實身體內的任何活動, 其實是有音樂性的. 而我們可以選擇我們的動作是要順著哪一種旋律性, 每個動作也可以都有一些節奏拍點. 動作可以連續, 可以斷點. 可以很重, 也可以很輕. 就像鋼琴的輕重依樣. 身體的舞蹈也是.
到了第二年, 第三年, 同樣的舞科持續在學習, 我們也才慢慢地進入到了藝術的境界中. 藝術, 是沒有極限的. 沒有完美, 只有更好. 同樣的動作, 可以加入更多變化, 也可以乾淨的沒有雜訊. 後來有在一門課中, 練習如何利用身體帶動手去開門, 關門, 又或著如何利用腳的施力, 透過身體帶給舞伴一種暗示, 然後產生一連串的動作. 中間的介質, 也就是我們的手(connection), 在看起來繁複快速的動作中, 卻又要保持著輕盈, 有彈性, 自然. 這是非常高深的一門學問. 也是讓國標舞成為藝術的一個環節. 當然相對很多花招百出的運動舞蹈來說, 是非常不同的境界. 藝術和運動, 可以合而為一, 也可以是兩個非常不同的領域.
以現在運動風氣的狀況而言, 身體的藝術應該也是我們要去同時追求的. chiropractic的宗旨就是要讓身體的智慧(innate intelligence)去無干擾的完整發揮(function without interferrence). 而身體的藝術也就是其中一個環節. 當我們利用脊骨神經醫學的方法把身體阻塞的地方移除(remove nerve interferrence), 我們也需要學習如何讓身體去順著自然的連結, 有效率的去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動作. 而這是要學習的. 現代醫學中已經有很多很好的方式去幫助我們了解身體的運動, 例如Foundation training, 亞歷山大技巧, gyrotonic, 太極, 瑜珈, 皮拉提斯, 靜坐, .. 等等. 但我們在學習這些動作時, 好像都沒有學到它們最重要的精蕤, 也就是要讓這些經驗實際的運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行立坐臥蹲, SFMA的七種動作模式, 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動作. 而動作品質, 就是在講求這些動作間的藝術, 某種程度上來說, 也就是它們完成的效率. 效率越高, 品質越好. 而這個追求就是一種藝術.
舉例來說, 蹲, 有很多種. 坊間常見的有太極的蹲, 瑜珈的蹲, 重訓的深蹲, 芭雷的蹲, 捕手方式的蹲. 每種蹲的目標都不同, 也都有不同的細節. 但很特別的是, 在舞蹈中, 這些蹲都出現過. 因為它們只是動作的某一種呈現方式. 現在我們的運動中, 有太多的規則, 太多的不可以, 太多的因人而異. 其實這些都不完整. 為了達成某種目的, 每個人的動作中只有一種方式是對他們而言是最有效率的. 所以剛剛上面的蹲, 每種蹲都有他們的目標, 我們應該先了解這個後再去練習比較妥當. 雖然說很多差異, 但身體運作的原則卻是沒有太大的差別. 愛豐的ACE也就是者些原則中要去注意的. Alignment, Continumm, Expansion. 這三個是為了健康的目標而設定的. 我們也認為這三個原則的探討可以讓我們更了解動作中的藝術成分.
(未完)